——实现企业生产智能化 - 连续化 - 高效化——
时间: 2025-08-04 12:53:51 | 作者: 产品中心
近日,记者走进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展厅里随处可见AI讲解员“游小仙”的身影,它热情地为前来参观的嘉宾们介绍绵阳、游仙对于数字化的经济的建设现状、发展思路、发展目标等,将繁复的信息转化为与数字人的交互。
据了解,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绵阳市数据局与游仙区共同规划、联合共建,于今年3月建成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目前已经签约项目35个,已分配入驻企业21家,涉及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低空经济、智慧医疗等领域。
在产业园内,已入驻企业——科大讯飞的项目团队正明确分工、高效协作,着手落实着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暨机器人超脑平台应用分中心项目在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内建设落成,团队从系统方案到功能实现,按期高质量推进项目。
据悉,该项目可通过自主可控的“智算平台+大模型”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并以先进可控的模型能力持续聚合主导产业上下游企业,打造“AI+产业”示范中心,开展市场化运作,探索运营收益,持续带动游仙区科学技术创新产业、AI产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项目的建设落地,能为游仙区机器人、AIUI智能硬件等战略新兴起的产业发展赋能,提供本地化技术协作支撑与产学研创新协同,助力游仙区培养具备‘AI+机器人’复合领域开发能力的产业人才。”科大讯飞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中国(绵阳)科技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园分布式光伏项目顺利完成并网调试并全面投运,这标志着绵阳低碳园区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协鑫绵阳综合能源项目总投资6亿元,自2024年11月28日签约后快速推进,于今年2月下旬正式进场施工,仅用50余天即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实现并网发电。
据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维达介绍,项目通过“屋顶光伏+智能逆变技术”,形成“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低碳循环模式,年发电量预计达671万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68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5455吨。“未来,协鑫‘光储充一体化’技术还可与园区储能、充电站无缝衔接,构建‘发-储-用’闭环生态,为绵阳‘零碳园区’提供示范案例。”
中国(绵阳)科技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园是电子信息和高端制造产业的重要载体,绿色能源的引入为其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该项目的顺利并网,将为园区入驻企业节约10%左右的用电成本。”绵阳新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斌表示,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将继续开展中国(绵阳)科技城新型显示产业园、科技城创新谷、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逐步推动区域绿色低碳转型。
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实施工程人员密切调度……近日,绵阳经开区的高精密印刷电路板(PCB)项目建设现场,预制管桩打桩机正在进行试打桩作业。
据悉,项目设计采用了PHC桩对地基做处理。所谓的PHC桩就是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桩,它有较强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把地表建筑物的荷载有效传递给深层的岩石或者卵石层,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项目技术负责人陈国和表示,预计今年12月,整个主体建筑全部完工,春节前两条生产线开始安装调试。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属于重庆辛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绵阳承瑜电子有限公司,可为客户提供双面多层高精密电路板、封装载板、HDI板、特种印刷板、柔性电路板以及刚挠结合板等各种类型的产品。项目占地面积122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配备5条全自动大台面双幅生产线年投产。来源:综合涪江观察